有時鍍出鉻層下半部位發烏,這一現象的可能原因有兩種。
(1)溶液溫度不均勻。由溶液溫度不均勻引起的故障多發生在早象頭幾槽鍍出的工件上。用槽壁電熱交換器或蒸汽加溫管加熱時,溶液的上下層溫度會有很大差異,有時可能相差4~5℃,鍍鉻的工藝規范中溫度差異只允許3~4℃,溫度低于下限鍍出工件必然會發烏。
鍍鉻之前先要攪拌溶液,測得溫度一致并滿足工藝溫度后方可施鍍。
(2)下部位電流密度過小。下部位電流密度過小有以下幾種可能.
①陽極板過短或陽極板的下部位遭到鉻酸鉛所覆蓋,從而引起工件下部位與陽極間距拉大。
②工件長度過長,大大長于陽極。
③綁扎工件的銅絲過細。
(想查詢更多表面處理文章,您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點擊關注公眾號:易鍍,公眾號內有更多詳細的表面處理文章,歡迎您的訂閱)
易鍍,十分專業的表面處理信息平臺,金屬表面處理/鎂合金蝕刻劑/鎂合金除油劑/鎂合金漂白劑/鎂合金轉化膜/環保鋁除灰劑/鋁三價鉻鈍化劑/低磷化學鎳/鋁中磷化學鎳/高磷化學鎳/銀光劑/銀保護等。
表面處理難題可咨詢:13600421922(程生)
相關問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