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微硬度計能將13μ鎳層打出硬度值嗎
發(fā)布日期:2024-12-05
對于顯微硬度計能否將13μ鎳層打出硬度值的問題,我們需要結(jié)合測試硬度值的原理和測試硬度值的因素來討論,我們不妨進來看看。
準確測試鍍層的硬度值,需要在鍍層上打出一個清晰的壓痕,然后通過測量壓痕的邊界,再結(jié)合測試的壓力來推算出硬度。
對此,它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:
[敏感詞],力度要合適。厚鍍層,需對應(yīng)的是大力度,否則,測試不準確;薄的鍍層,需對應(yīng)小力度,否則,鍍層一定會打穿。
第二,鍍層需要一定厚度。如果鍍層很薄,即便形成了清晰的壓痕,其深度超過了鍍層本身的厚度,那么,該測試就會出現(xiàn)不準的現(xiàn)象。
因此,利用顯微硬度計測試硬度值,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。即壓力和鍍層硬度要互相平衡。
對于硬度較高的鍍層,需要選擇更大的壓力測試,同時還需要更厚的鍍層來承受。相反,若鍍層硬度比較低,則可選擇較小的壓力來測試,同時鍍層不能太薄。此外,測試過程中的保荷時間也是一個重要因素,它決定了壓痕的深度。
用木板舉例進一步通俗解釋:假如我們往一塊木板進行釘釘子,每次壓下來的力是固定的。(它的保荷時間相當(dāng)于我們給釘子施加壓力停留的時間,時間長短決定壓痕的深度和清晰度)如果這塊木板很軟的,壓力過大或者時間太長,很容易被打穿(保荷時間過長,壓痕太深)。相反,如果木板很硬,你的力度比較小或者時間太短,釘子進不去,只留下一個淺淺的痕跡(保荷時間短,壓痕太淺)對其進行測試硬度就不準確。
同理,木板需要一定的厚度,如果木板很薄,低于了釘子尖的長度,那一定會打穿。
所以,測試鍍層的硬度,需要確保鍍層擁有一定的厚度,既能夠承受測試的壓力又不至于被穿透還需形成清晰的壓痕,同時還需保持合適力度,從而保證鍍層測試的準確性。
小結(jié):采用顯微硬度計測試13μ的鎳層硬度值會不準確,因鍍層過薄,壓力一定會打破鍍層。
本文為易鍍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,轉(zhuǎn)載請標明來源:http://www.yidu77.com/wenda/4377.html
相關(guān)問題